[转载]<<科学世界>>之<<大宇宙>>特别附录二 |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颗围绕太阳周期性运转的行星.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千米,拥有以氮和氧为主要成分的一个大气压的大气和平均深度3795米的海洋.地球表面约70%都覆盖着海洋.
固态的地球表面,被岩质的"地壳"覆盖着.与地壳不同的岩石构成的"地幔",一直延伸到地下2900千米.地壳和上层地幔,构成了坚硬的板状结构--"板块".地幔以下,是金属"地核".地核内分为液态的"外核"和固态的"内核".
生命若要存在,液态水是必须的.在太阳系的行星中,表面有液态水稳定存在的只有地球.液态水丰富的地球成为了一颗充满生命的行星.
07公转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为公转.地球的公转周期为约365.25日.其轨道虽然接近正圆,但实际上是个稍微有些扁的椭圆轨道.由于是椭圆轨道,所以有距离太阳最近的"近日点"和距离太阳最远的"远日点",两者到太阳的距离会有约500万千米的差异.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这个距离在天文学中被定义为"1个天文单位"(1AU).
08自转 地球自身像陀螺一样做旋转运动被称为"自转".约24小时旋转一周.地球的自转轴(地轴),相对地球的公转表面保持着66.56°的夹角.由于这个倾斜,太阳的"子午圈高度"(1天中太阳位于正南方时的角度)整年都在变化,使地球的气候出现了季节变换.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被称为"北极"和"南极".
09天球 是以地球为中心所画出的假想中的球面.在表示宇宙中的天体的位置和运动时,想象把它们投影到距离无限大的天球上,有时会十分便利.
地球的自转轴向南北两方向各自延长,与天球的交点分别被称为"南天极"和"北天极".另外,将地球赤道面延申后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天赤道".天球上,太阳经过1年运动的轨迹为"黄道".黄道和天赤道的交点是"春分点"和"秋分点".
10 地核 在地球中心,有个金属的"地核".地核分为两层,在地下2900--5100千米的部分为外核,地下5100千米到地心(地下6400千米)的部分为内核.外核为液态,而内核为固态.
由于外核是液态的,一般认为外核因自转或热对流而运动并产生电流.这个电流就像个"电磁铁"一般,产生了大规模的"地磁场".北极和南极附近有分别为相当于S极和N极的"磁极",地球本身就可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条形磁铁.连接着磁极的直线"磁轴",相对地球的自转轴有10°左右的倾斜.
11 液态水 太阳系的行星中,表面有液态水稳定存在的只有地球.地球上的水约有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是海水.液态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地球成为一颗生机盎然的行星,多亏了有大量的液态水存在.
关于为什么太阳系中只有地球有大量的液态水,原因还不是特别清楚,但一般认为这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以及地球作为行星的大小等条件都比较合适的缘故.
12 地磁 地球因其内部地核的运动而产生"地磁",因此可以将其当作磁铁来理解.地磁场像包围着地球一般扩张到宇宙空间.
地磁有使带电粒子的前进方向发生偏折的性质.会对生命造成直接威胁的太阳风等粒子的前进方向会被地磁弯曲,变得难以降落到地球上.
2021年6月7日星期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