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IMAGE_031.jpg

|

|
Blog信息 |
blog名称: 日志总数:336 评论数量:1090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2386409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4日 |

| |
[网络教育]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及课程改革 原创空间, 情感绿洲
我不能发帖子呢?难道我触犯了右派利益吗?岂有此理!!!!!!!!!11 发表于 2004/12/6 21:20:39 |
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及课程改革http://www.being.org.cn/theory/netc.htm
网络时代的深程改革基础的问题:(1)当今改革需思考的四个基本假设:关于时代特征的假设、关于教育目的的假设、关于儿童本性及学习机制的假设、关于知识价值的假设;(2)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对技术的依赖;(3)信息技术是一种思想技艺( mind craft ):信息技术不是外在于人思想活动的单纯工具,而是思想的延伸和直接表达;(4)包含在新的课程理念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学习文化(基于赛伯文化和信息素养的文化)、学习共同体( learning communities )(交流和互动的团体)、集体智能( collectivity intleeigence );(5)虚拟现实的本质就在于共事和重建复杂性;(6)“马赛克”( mosaic )式或复眼式观察允许我们从许多角度综合一种强烈的视觉感知,使我们把镶嵌某一对象环境连系起来,从而使意义充满张力;(7)比之以往的纸笔(印本)文化,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借助于赛伯文化( cyber culture ),更强调“视像素养” (visual literacy);(8)我们面临一个透明性、即时性和智能性的学习环境和生存环境;(9)对信息技术的两种误读:一是认为新的教育理念可以外在于信息技术的,二是恐惧技术对人的控制;(10)一切离开赛伯文化或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及课程改革框架都不过是建立在历史沙丘上的精美古董,虽有观赏的价值,却不能承受面向未来挑战的重任。
文章摘要,具体内容还没有细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