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时购进的漫步者H200给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经让俺感性了一把,发了一篇风花雪月的感言(现在想想,俺当时可能处在发情期吧……汗)。经过200小时的煲机,H200的表现趋于稳定,今天就来做一个更加客观的评测。
首先介绍一下H200的参数:
类型:动圈式 灵敏度:96dB 频率响应范围:130-20000Hz 阻抗:17 ohm 最大输入功率:10mW 导线长度:1.5m 插头:3.5mm 立体声插头
以上引自漫步者官方网站。
虽然H200的直径比Rantopad M4A1(外形和MX*00一样)要小一点,但是钢质前网和耳机壳过渡的地方没处理好,戴起来有点扎,戴久了还会发胀,没有M4A1舒服。而且H200没有M4A1那么厚,即使全塞进去了,俺有时还是会觉得没塞到位。再往里塞的话,耳筒就会碰到耳廓,有时也会觉得疼。
H200 比M4A1好推。同样在俺的MP3上取得满意的音量,H200开到7就可以,M4A1要开到9或者10。
今天下午,俺对H200做了一次对比评测。评测用的主要音源是松下SX270CD随身听,使用Creative Rhomba NX MP3机作为补充。对比用的主要耳机是Rantopad M4A1,已经使用了将近两年。这个耳机的风格和森海塞尔MX*00基本一致,但是不能确认相当于其中的哪一种型号。俺平时主要使用的耳机是拜亚DT231。评测使用的曲目包括:Sarah Brightman – The War Is Over,女声,流行;蔡琴 - 出塞曲,女声,民谣;Josh Groban – To Where You Are,男声,流行;Sissel – Where the Lost Ones Go,女声,流行(现场版);Maddona – Vogue,女声,舞曲;Def Leppard – Rock of Ages,男声,流行金属;Enya – A Day Without Rain, New Age。
以下是具体听感:
声场:
H200的声场没有M4A1那么宽,但是比M4A1要深。相比之下,M4A1就显得比较扁平了。虽然纵深感比较好,但是不能清楚地感觉到声场的边缘,不像M4A1可以比较明显地感觉出一个近似圆形的声场。H200的人声比较靠前,乐器和人声的形体比M4A1小,但是位置感不是特别明确。M4A1的人声展得比较开,占了正面差不多2/3的长度,而H200的人声则凝成了一个小团。虽然H200收得比较紧,但是声音密度没有M4A1大,用图画来比喻的话,H200的线条比较精细,但是颜色很淡;M4A1的线条比较粗放,但是颜色浓重。
解析:
感觉上H200的解析力比M4A1要高,可以听到M4A1听不到的细节。部分的原因可能是M4A1的人声表现相对比较突出,比较吸引注意力,配乐容易被忽略。H200对大场面的控制不如M4A1,乐器多了就有点顾此失彼的感觉,可能跟这个也有关系。令俺意外的是,用H200听Enya的“A Day Without Rain”,居然没有混乱的感觉。最容易造成混乱的多声部和声变成了中间偏右的一团,没有对主音钢琴造成干扰。不过,听Sissel现场版的“Where the Lost Ones Go”,高潮的时候还是混乱了。
低频:
H200的低频量感比M4A1略少,下潜和M4A1差不多,弹性比M4A1略好一点。H200的低频收得比较紧,有时听起来更有冲击力一些,听流行和舞曲也不算差。
中频及人声:
含蓄,或者说拘谨,是H200给俺最深刻的印象。H200的齿音没有M4A1那么重,人声也不算薄,Josh Groban这样浑厚的男声演绎的也是有模有样。但是,男声也好,女声也好,都收敛了不少。用M4A1听Sarah Brightman的“The War Is Over”,很容易联想到电影中战争结束的时候,残酷的日子终于一去不返,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可是失去的亲人再也不能回来,又是激动,又是心酸……而用H200听就没什么触动,好像在晚会上听革命歌曲一样。用M4A1听娜姐的“Vogue”,感觉娜姐面对的是演唱会上的人山人海,冷酷的声音隐藏着奔放的热情;用H200听,感觉娜姐是在空无一人的剧场里排练,声音还是那么冷酷,但是没有了暗藏的奔放,倒是多了一分失落和寂寞。这种拘束感有的时候很合适,有的时候就不行了。用H200听Def Leppard的“Rock of Ages”,实在是憋屈得受不了,听了一半就换碟了。H200对女声的表现比较好,相比之下M4A1就有点重男轻女了。用M4A1听Sissel和男歌手现场合唱的“Where the Lost Ones Go”,男歌手唱得轻轻松松,Sissel在旁边拼命尖叫也没法抢去风头;用H200听完全不一样,Sissel高音飚得婉转自如,男歌手却是唱功不济,有个地方偷偷换了口气才跟得上。
高频:H200的高频延展性比M4A1要好,解析力也比M4A1强。用M4A1听“The War Is Over”,Sarah Brightman飚到最高音的时候声音有点发糊,细节听不清楚;用H200听的话,就可以听到Sarah Brightman的颤音。H200的钢琴泛音比M4A1多,更好听一些,不像M4A1听起来干巴巴的。
MP3上的听感:
MP3的声场比较扁平,连累H200的声场也变得扁平起来,不过还是比M4A1要深一点。其他和CD上的听感基本一样。印象比较深的是马郁的一首“如果下辈子我还记得你”,用M4A1听起来就是没心没肺的小女生胡乱发誓,用H200听就多了一分含蓄优雅的气质,感觉这小女生好像是当真的。
总评:
如果说M4A1是大气开朗的声音,H200就是精致含蓄的声音。这种含蓄是优雅的,带着一点点忧伤(貌似俺为赋新词强说愁……),同时也是柔弱的。H200的适用范围没有M4A1那么宽,有时甚至令人无法忍受。但是,如果遇到合适的音乐,H200焕发出的光彩比万金油式的M4A1更加迷人。
如果喜欢听忧郁伤感的小品,H200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