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忙,忙着买东西忙着准备行李还要忙着玩.距离离开的日子越接近,反而越能觉出现在所在城市的好了,志愿填好到现在,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在企图颠覆现有的生活.
这个生活了快20年的城市,在真正要离开而融入另一个陌生的城市的时候,说到底还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留恋.和店里的营业员用杭州话交谈商价的时候,想到自己快要离开去一个北方口音的地方,突然觉得这平时认为生硬的杭州话里头还真有一种生活中平实亲切的感觉.
在没有进二中以前,我还有我周围的同学都是在这样一种比较地道的市井环境下成长,很轻松很家常.后来大多数人因为成绩不好进了职高或普高,可能因为杭州的市井气让人有种安于现状的成分,能进入二中这样一个学校的同学家庭环境都相当好,父母学历都很高,自小受的教育也有点差异,很多是户口迁过来的,就算是出生在杭州的,小时候因为重视教育的关系不会杭州话(这让我终于相信,孩子的成绩和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受教育情况有绝对的联系).
在这样一所学校里,文化品位的确能让人提高不少,但总觉得让人少了点让人值得怀念的东西.现在的我,已经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状态,和杭州最原始最基层的生活已经无法相融,多数时候我外出都用普通话,完全就是外地来杭的大学生的样子,只是偶尔和家人出去买东西的时候和营业员用杭州话聊上几句还是会倍感亲切.
我所留念的东西其实就算身在杭州也找不回来了,既然已经没有了归属感,那么干脆远走高飞,就让留恋植入记忆好了. |
|
|
回复:无题乱弹 |
[ 2007/9/4 19:53:25 | By: DX(游客) ] |
笨...看名字还不知道....
哎...还记得某人要叫土拨渡渡鸟来的...
终于回来了你...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我说怎么有人取这么变态的名字来 |
|
|
回复:无题乱弹 |
[ 2007/8/30 19:06:59 | By: 渡渡土拨鼠(游客) ] |
其实青岛也不是太北拉...要听北方口音的话推荐你去黑龙江试试..
进了二中这种学校就远离了在职高能享受到的生活...哎...早就有所觉悟了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这位是...?知道杭二???不会是同学吧 |
|
|
回复:无题乱弹 |
[ 2007/8/23 19:39:45 | By: SunW(游客) ] |
杭州真的是好慢啊……交通这个堵……
貌似我已经很不习惯了……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特殊时期特殊时期...只好这么说了,刚好文三修路,你赶巧了,虽然,就是不修路一样堵 |
|
|
回复:无题乱弹 |
[ 2007/8/18 18:04:54 | By: 烟雨朦胧 ] |
孩子的成绩和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受教育情况有绝对的联系!
我怎么感觉也不尽然。。应该说大部分是的吧。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还有很多家长是小时候有心读书但没有经济能力,或被文化大革命坑了,但是不是学习型的大多是遗传.. |
|
|
回复:无题乱弹 |
[ 2007/8/17 22:24:10 | By: 真不准 ] |
读书多不一定是好事情,中国的教育体制对人的创新能力培养贡献极低,我反正发现自己越读越呆,反思中。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就高中的哲学教育来说,简直就是在灌输唯物论,让我们往拒绝思考的反哲学方向发展 |
|
|
回复:无题乱弹 |
[ 2007/8/17 12:46:46 | By: 数据挖掘青年 ] |
抢个沙发先同意:孩子不争气,做父母的先别恨铁不成钢,先想想自己是怎么教育的吧。智力和习惯也是遗传的。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的确是这样,父母的性格还有自己的受教育情况,在我看来基本是一代传一代,在我们高中我们班里,我粗粗一看大家填的家庭背景,很多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而自己打麻将的父母的孩子大多在职高里.不过话说回来,不一定学历高就好,有时候,学历越高让人们越疏远也让生活越压抑 |
| »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