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CHINA Blog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Blue blue sky

[耳机评测]杂谈从CD到音乐(下) 
小工头 发表于 2007/2/24 21:08:59

 趁着最后的空闲,赶紧把最后一部分写完~五 治标不治本的大增益和高灵敏度增益是什么概念?简单地说,增益就是放大倍数。例如,放大器的输入电压是1伏,输出电压是10伏,那么它的增益就是10/1=10。使用增益大的放大器,可以轻易获得较高的输出电压。在输出电流跟得上的情况下,电压上去了,电流自然也就上去了。因此,将放大器的增益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耳机的驱动状况,具体表现就是耳机的音量变大。但是,耳机的驱动状况最终还是取决于电流。当电流跟不上趟的时候,增益再大也是白搭。大增益是比较讨巧的。有的耳放增益调得比较大,一接上耳机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加入电流的输出没有跟增益搭配好,哪怕只是稍微差了一点点,到了要求比较高的时候,就穿帮了:声音虽大但是缺少细节,包围感空气感等等等等一概欠奉……所以,用一些大场面大动态的音乐来做试音是有道理的。当然,除了试音的音乐别的一概不听,那就是舍本逐末了。灵敏度又是什么概念?这是耳机的一项参数,指的是在输入指定频率(一般是1kHz)的电信号时,耳机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与输入信号的强度之比。简单来说,可以把灵敏度看作是声与电之间的“增益”。在随身音源输出功率普遍偏低的现实情况下,为了获得较大的音量,随身听用的耳机普遍把灵敏度做得较高。表面看来,灵敏度高的耳机好推,给点阳光就灿烂,可实际并非如此。灵敏度高并不意味着精确度高,输入1伏的信号就发出100分贝的声音,并不意味着输入3.1415926535伏的信号就能发出314.5926535分贝的声音。相反,从免责的角度出发,为了避免对信号做出过激反应而导致耳机损坏,灵敏度高的耳机往往有意做成精确度不是特别高的样子。这就意味着,即使前端能够把音乐演绎得丝丝入扣,从耳机出来也成了犹抱琵琶半遮面。从这个角度来说,随身听用的低阻高灵敏度耳机比较缺乏潜力。是否有必要为这样的耳机配备耳放,值得考虑。六 高保真的“真”在哪里高保真就是HI-FI的汉语译义,HI-FI就是高保真。经常可以看到某耳机被评论成“不够HI-FI”,那么,什么样的耳机才够得上HI-FI呢?这里可能存在一个误区:我们可以轻易给一个耳机挑出毛病,然后断言它不够HI-FI,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认定一个耳机够HI-FI。这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真”到底是什么样子。比如说,某耳机演绎穆特小提琴不够HI-FI,因为听起来琴弦缺少金属感,没有光泽。可是,这个金属感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把穆特小提琴给HI-FI了呢?谁有资格来做判断,有多少人在现场听过穆特拉小提琴?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随随便便地说“这个耳机不够HI-FI”。与其说是在追求HI-FI,不如说是在YY。YY的力量是无穷的,想当年俺听着32k的千人大合唱都能分出个上下左右来,还往评测里面写,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惭愧~~~~话说回来,即使没有听过现场的穆特小提琴,我们还是可以对耳机是否HI-FI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生活在最真实的世界,我们每天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因此,假如我们在耳机中听到熟悉的声音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那我们就可以认定,至少在这个细节上,这个耳机是HI-FI的。举个例子,DT231的声音经常被评为“平淡而真实”。实际上,和高端一点的耳机相比,DT231的声音丢失了很多很多的细节。但是,DT231胜在一点,声音有少许的立体感。在这一点上,DT231配得上HI-FI的称号,而它也因此毒倒了N多初入门的人,包括俺。当然了,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于有相关经验的场合。假如从来没有听过大鼓,在耳机中听到一声巨深巨沉震得自己浑身发抖的鼓点的时候,忍不住幻想“这就是真正的大鼓吧?”,然后开始YY,这也是正常的。另外,必要的分辨能力(就是所谓的“金耳朵”)也是要的。俺有一次参加音响展,看到一个小帅哥在音箱面前偏着脑袋,支棱着耳朵,听得极其专注,忍不住一乐。俺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啊~假如能够接受俺的上述论调的话,发烧这条路走起来也许会愉快一点。有的人玩发烧,总觉得手里的耳机不满意,这个也不HI-FI,那个也不HI-FI,只有自己买不到的那才是HI-FI。耳机在手里进进出出,老也存不下。有一天,终于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神器,狂喜中戴上一听,咋还是不够HI-FI?失望之余,开始期待下一个神器……因为没有弄明白自己想要的HI-FI到底是什么,所以总不能感到满足,这样也许会觉得痛苦吧。就俺自己而言,俺的要求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苛刻。闲着没事会讲究这讲究那,事情多起来就不挑了。有得听就不错了,哪还管什么HI-FI不HI-FI?当然,有些事情的确会改变。比如说,俺现在对声场有点要求,声音混成一团的俺就是不爱听。这一路发烧下来,终于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于是感到快乐。说得玄乎一点,这也算是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呢。也许,这就是发烧的意义所在?后记:今天写得有点乱。一是快上班了心浮气躁,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俺的表达能力还要加强~~~~~番外篇:如何选择耳放参考俺前面的描述,耳放可以看做主管调音的前级和主管放大的后级的结合体。放大是耳放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在用耳放来替代原有放大电路的时候,假如耳放的放大能力不足,就有可能出现加了耳放还不如不加的尴尬。因此,首先应该尽量选择输出功率更大的耳放。不过,输出功率大往往意味着功耗大。对于电池供电的随身耳放来说,功耗大往往意味着续航时间较短,因此在使用上可能不是那么方便。如何取舍,还要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调音也是耳放的重要作用。假如耳放和耳机搭配得好,就可以相得益彰,取得满意的结果。但是,耳放和耳机的搭配不是一成不变的,即可以相互弥补以求平衡,也可以相互重叠以求鲜明。因此,耳机和耳放的搭配,往往需要亲自动手,多多比较、多多尝试,才会有满意的结果。而且,这个搭配未必就是固定的,听腻了换一个搭配也是可以的。顺路说一句,单就调音这个作用来说,线和耳放是等同的。因此,在耳放的推力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换一换线。

阅读全文(5211) | 回复(5) | 编辑 | 精华

 


回复:杂谈从CD到音乐(下)
小工头发表评论于2007/3/14 22:37:31

bose in ear是低阻低敏型的耳塞,对输出电流的要求比较高,最近流行的正好就是追求大电流的耳放。可以试试以下几款:C&C BOXhttp://www2.erji.net/read.php?tid=218741泽丰 ZP-20LEhttp://www.erji1.com/shop/productShow.asp?id=444STORM STB-4http://www2.erji.net/read.php?tid=322799小龙 EPHPROhttp://www2.erji.net/read.php?tid=258226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回复:杂谈从CD到音乐(下)
libo(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3/14 14:36:37

老大!还不知道你也玩发烧,帮我推荐一款耳放吧,bose inear

 


回复:杂谈从CD到音乐(下)
hjx_221发表评论于2007/2/28 12:32:52

够HI-FI

 


回复:杂谈从CD到音乐(下)
小工头发表评论于2007/2/26 20:48:06

调音就是调整音色

 


回复:杂谈从CD到音乐(下)
airhunter(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2/25 9:45:35

调音是啥意思?

 


» 1 »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This is home

.: 公告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

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

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


Bloginess

«August 2025»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 我的分类(专题)

首页(629)
杂项(69)
我喜欢过的声音(35)
耳机评测(18)
七天乐(127)
工作八卦(174)


In the Bowl

.: 最新日志

变化:俺的2012
迟来的总结,俺的2011
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一次坦诚的大会
妹子,妹子!
领导满月
当了领导能怎样
俺的播放列表
俺的重构总结
开会的故事

.: 最新回复

回复:迟来的总结,俺的2011
回复: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回复: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回复:小学生作文之记一次拔河比赛
回复: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回复: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回复: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回复:一次坦诚的大会
回复:一次坦诚的大会
回复:一次坦诚的大会


The Fishkeeper
blog名称:少年包工头的工作日记
日志总数:629
评论数量:1458
留言数量:56
访问次数:8967503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8日



Text Me

.: 留言板

签写新留言

你太客气了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飘过!
初烧耳机
路过留声
自动浇花
节日快乐
向您请教
HAHA
咨询下呵呵


Other Fish in the Sea

.: 链接



Lake JJ

真!鱼家MM

传说中的99

王小四的自留地

挣扎中的职场新人tintin同学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379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64761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