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fter day]Bling-bling,Pravs,Chav |
明蓝 发表于 2006/7/11 17:13:45 |
今天看到几个新词,把意思记录一下:
“Bling-bling”
“bling”是形容光反射在大克拉钻石上。“Bling-bling”初听有种金属撞击的节奏感,这个词来自纽约,Bling-bling跟bootylicious一样,是黑人原创的单词,而且在没流行起来之前几乎都是说唱歌手使用的。
“Bling Bling(中文名:谁有大老二)”是The B.G1999年的一首hip-hop打榜歌曲,捧红了其唱片公司Cash Money Records旗下的Juvenile、Lil' Wayne、Turk、Baby和 Mannie Fresh。这首歌和唱片中的许多其他歌曲使这个表示昂贵珠宝盒其他服饰的hip hop俚语广为流行。这个词被认为来自一种视觉效应的拟声词,用来表示金属或珠宝的反射的微弱光芒。
简单地说,bling-bling就是金光闪闪的珠宝首饰。
“chav”
“Chav”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俚语,现在在英国广为使用。这个词用来指那些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并且有反社会和不道德行为倾向的亚文化群。这个词常用来描述(不过并不专指)那些十几岁的青少年以及白人工人阶层或中下阶层中的年轻人。“Chav”中的男性有时被称为“chavster”,女性则被称为“chavette”,不过男女都可以用“chav”这个词。
“Pravs”的由来
目前,一种新的时髦正席卷英国街头。热衷于此的人成千上万,而且队伍正 在不断壮大。
他们的症状如下:
•不由自主地要告诉朋友(和对手)们自己最近买的某样东西有多么便宜——用条件心理学家的术语就是“强迫价格披露”。
•得知自己买某样东西比朋友买的便宜而感到得意
•意识到贵的未必就更好
•对名牌产品嗤之以鼻
那些热衷此道的人们被称为“pravs”(the proud realiser of added value的首字母缩写,意为附加值骄傲的实现者)。他们被认为是对于传统的“bling bling”文化和“chav”文化的冲击。“chav”现象已经让许多人厌倦了购买名牌服饰,相反他们正选择市场的另一端。(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v)
(主要来源:http://www.britishcouncil.org/zh/china-aboutuk-trenduk-pravs.htm)
知道为什么义乌的商品可以畅销国际了吧?呵呵。
|
|
回复:Bling-bling,Pravs,Chav |
Alex(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7/12 7:13:36 | 涨见识了
|
|
» 1 »
|
.: 公告
我的分类:“春雨楼头”是平时自己对生活的所思所虑,不涉及专业。“平芜尽处”是专业上的所想所惑,不局限于任何主题,day after day主要是英文学习方面的。从2007年8月份起,专业上的内容都放到“图林茶”中去了,这里只写专业以外的东东啰:)。
|
|
« | Septem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我的分类(专题)
|
blog名称:花生壳 日志总数:450 评论数量:771 留言数量:6 访问次数:7285976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4日 |
|
.: 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