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CHINA Blog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Blue blue sky

[耳机评测]探讨耳机的奥秘(一):推不响?推不好?(草稿整理)
小工头 发表于 2006/2/23 21:31:08

“我的音源是×××,能不能推动×××耳机?”,这是论坛里常见的问题。大侠们一般都是根据耳机的灵敏度和阻抗,再加上音源的输出功率来判断这个问题应该答“是”还是“否”,有时还会酷酷地加上一句“推响不等于推好”。那么,灵敏度,阻抗,还有输出功率,它们和“能否推动”的答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推响不等于推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基础知识篇:让我们从耳机的原理说起。世面上大多数耳机属于动圈式,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磁场中放置带电线圈,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电流信号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请注意,线圈是由电流驱动的,电流越强线圈的驱动力也就越大。在音源固定,耳机灵敏度固定,耳机没有烧毁的前提下,耳机输入的电流越大,耳机能够发出的音量也就越大。 因此,音源的最大输出电流决定了耳机能发出的最大音量。耳机的音量和音源的输出电流直接相关,那么音源的输出电压有什么作用呢?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当音源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输入耳机的电流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因此,音源的输出电压决定了耳机应该发出怎样的声音。在音源的许可范围内,电压变化的范围越大,耳机对声音的表现就越细致。最后介绍灵敏度的概念。耳机的灵敏度是指输入信号的频率是1kHz的时候,输入信号强度与耳机音量的比值。为什么要把频率固定成1kHz呢?这是因为,耳机本身虽然从电路的角度来说属于无源器件,但是耳机会通过振膜把电能转换成声能,而这种转换的效率随着频率不同会发生变化(大家见过耳机的频响图吧)。因此,在单纯研究灵敏度时,固定输入信号的频率,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这也意味着灵敏度只能用来横向比较)。耳机常用的灵敏度单位有两个,dB/Vrms和db/mW。前者指的是输入信号的电压平均值为1V时,耳机的音频响度;而后者指的是输入信号的功率为1mW时,耳机的音频响度。如果知道耳机的阻抗,两者可以方便地互换。设某耳机的阻抗为R,灵敏度为D dB/mW=D' dB/Vrms,则有D'=D+30-10lgR其中lg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运算。乍一看,dB/Vrms结合了dB/mW和阻抗,似乎用dB/Vrms来表示灵敏度更加直观。但是,使用dB/mW作为灵敏度单位的耳机反而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与耳机的音量直接相关的是电流,而不是电压。在频率固定的前提下,音源输入的电流强度决定了耳机的音量,电压派的是另外的用场。因此,即使知道以dB/Vrms为单位的灵敏度数值,还是要结合阻抗来计算耳机在单位电流强度下的音量。再加上音源的一些特性(这个放在下一篇说),以dB/mW为单位的灵敏度+阻抗,这样的标法更加合理。 理论推导篇:设音源输出的最大电流值为Im,最大电压值为Vm(注意,有正有负哦)。设耳机的阻抗为R,灵敏度为D(单位不重要,反正可以换算)。设音频信号的最大值为M,由于电压信号和音频信号成正比,所以音频信号值为M时,电压信号的值是Vm。设n时刻音频信号的值为n,音源输出的电流值为In,电压值为Vn,则有:Vn=n/M*Vm耳机是无源器件,作用在耳机上的电流全部来自音源。对于耳机来说欧姆定律始终成立,所以有:Vn=In*R注意,音源的最大输出电流为Im,所以In <= Im始终成立。此外,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不一定能同时达到最大值,所以Vm=Im*R这个等式并不一定成立。综合上面几个等式,得到n时刻作用在耳机上的电流值:In=n/M*Vm/R,若n/M*Vm/R < Im;In=Im,若n/M*Vm/R >= Im得到In之后,就可以算出n时刻耳机的音量Sn:Sn=In*D=n/M*Vm/R*D,若n/M*Vm/R < Im;Sn=In*D=Im*D,若n/M*Vm/R >= Im;(假设耳机正常工作)可以看到,M,Vm,R和D都是定值。所以,在音源允许的范围内,耳机的音量与音频的输出电压成正比,也就是和原始的音频信号成正比。这就是说,音频信号能够准确还原。假如Vm过小(或者D过小,或者R过大),虽然耳机音量还是和与音频信号成正比,信号还原不走形,但是音量太小,人耳听不清楚。这就是传说中的“推不动”;假如Im过小,那就相当于音频信号被削去了一部分,输入耳机的信号已经有了失真。于是就会造成声音的变化:声场变形,声音发糊等等。这就是传说中的“推不好”;假如Im过小而D够大(或R够小),那就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耳机音量足够,但是声音走形。这就是传说中的“推响不等于推好”;由于实际音源只给出了额定功率,而没有给出Im和Vm的值(实际上,这两个值和耳机本身也有点关系,放在下一篇说),所以,仅仅知道音源的输出功率,无法准确判断音源能否把耳机推好。最后指出一点,灵敏度只是一个参考值。事实上,耳机对不同频率信号的电-声转换比率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传说中的“频率响应”)。实际的音乐往往含有许多各种频率的信号,因此,实际音源信号对耳机的影响,远比上面所说的复杂。 实战印证篇:从楼上的理论推导出发,可以得到这样一些推论:如果耳机的灵敏度(D)较小,或者阻抗(R)较高,就容易发生“推不响”的情况。把发生“推不响”情况的条件n/M*Vm/R >= Im变换一下,得到这么一个式子:R <= n/M*Vm/Im < Vm/Im这个式子说明什么呢?如果耳机的阻抗较小,就容易发生“推不好”的情况。注意,这个结论和耳机的灵敏度无关。也就是说,低阻高灵敏度的耳机(典型的随身听耳机都是低阻高灵敏度的哦)同样容易遇到“推不好”的情况。这真是一个诡异的结论……且听下文。接下来,举几个实际的例子。高阻低灵敏度的耳机,很不容易推响。AKG K240DF就是其中的典型,随身听根本没戏;高阻高灵敏度的耳机,相对容易推响,也不容易遇到“推不好”。具体表现是:不挑前端,容易出好声。这方面的典型是森海塞尔HD600,在电脑上也能有不错的表现;低阻高灵敏度的耳机,容易推响,但是不容易推好。具体表现是:容易出声,但是声音表现比较糟糕。这方面的典型是拜亚动力DT231,在随身听上也能轻易出声,但是声音单薄,人声凹陷,上了耳放之后会有脱胎换骨的表现;低阻低灵敏度的耳机,既不容易推响,也不容易推好。这方面的典型是AKG K501,公认的难搭配。 勘误篇:从楼上的推论看,高阻高灵敏度耳机既容易推响又容易推好,似乎高阻高灵敏度耳机才是随身听的最佳搭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实际音源的一些特性(还是放在下一篇说),耳机的阻抗会影响音源的输出参数,所以高阻耳机不一定是随身听的理想搭配,而低阻高灵敏度耳机也不一定在随身听上就推不好。 本文原创,首发于51erji.com和imp3.net

阅读全文(4174)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This is home

.: 公告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

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

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


Bloginess

«August 2025»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 我的分类(专题)

首页(629)
杂项(69)
我喜欢过的声音(35)
耳机评测(18)
七天乐(127)
工作八卦(174)


In the Bowl

.: 最新日志

变化:俺的2012
迟来的总结,俺的2011
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一次坦诚的大会
妹子,妹子!
领导满月
当了领导能怎样
俺的播放列表
俺的重构总结
开会的故事

.: 最新回复

回复:迟来的总结,俺的2011
回复: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回复: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回复:小学生作文之记一次拔河比赛
回复: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回复: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回复:暂停更新:娶了媳妇不上网
回复:一次坦诚的大会
回复:一次坦诚的大会
回复:一次坦诚的大会


The Fishkeeper
blog名称:少年包工头的工作日记
日志总数:629
评论数量:1458
留言数量:56
访问次数:8968145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8日



Text Me

.: 留言板

签写新留言

你太客气了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飘过!
初烧耳机
路过留声
自动浇花
节日快乐
向您请教
HAHA
咨询下呵呵


Other Fish in the Sea

.: 链接



Lake JJ

真!鱼家MM

传说中的99

王小四的自留地

挣扎中的职场新人tintin同学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63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55908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