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公告 |
不得窥道门,不得悟佛门,不得入窄门,实乃破门。 |
Blog信息 |
blog名称:破门点滴 日志总数:161 评论数量:404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1421053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3日 |

| |
[网文精选]看了心里流血的文章-新疆克拉玛依12.8大火十周年祭 文章收藏, 政法军事 破门 发表于 2005/5/10 9:01:16 | 那场远去的大火
——新疆克拉玛依12.8大火十周年祭
文/宁致远
那场大火至今回响着一句话:“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官员的丑陋,在火难中曝光!无耻,永远写在这些官员的脸上!
克拉玛依的大火,映照出官僚最鄙陋残忍的一面。
一、新疆克拉玛依市1994年12月8日大火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官僚为欢迎上级派来走走样子的 “义务教育与扫盲评估验收团”的25位官员,组织全市最漂亮的能歌善舞的中小 学生796人在友谊馆剧场举办“专场文艺演出”。
因舞台纱幕太靠近光柱灯被烤燃而引起火灾。当燃烧的火团不断地从舞台上 空掉下时,克拉玛依市教育局的官员出来叫住学生们:“大家都坐下,不要动! 让领导先走!”
学生们很听话,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动;等上级政府与教育局所有在场的 26个官员都从第—排撤退到最后一排的出口处“先走”了之后,教师才开始组织 学生撤离,但此时电灯已全灭,大火已蔓延到剧场四周,唯一的逃生之路已被熊 熊火焰堵住。(当时剧场只开放一个安全门,其余安全门均锁着)
于是,学生们撤离火灾现场的最佳时机最关键时刻已被错过了!
796名来自全市15所中小学的师生(每所学校组织最漂亮的40多名学生歌舞 队)全部陷入火海之中,323人死亡,132人烧伤致残(注,另有一说:死325 人,伤136人;此处采用法院判决书的数字);死者中有288人是天真美丽可爱的 中小学生。
在场的有40多名教师,有36位遇难,绝大部分为掩护学生而殉职。
在场的克拉玛依市副处级以上官员有20几个,当时他们的位置离火源最近, 离逃生门最远,竟“奇迹般”地无—人伤亡,而且走出剧场门口时还个个衣冠楚 楚!
这20几个官员名字,经考证如下(按官职大小排列):
方天录,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克拉玛依当时是个仅有20万人口的油城, 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副局长相当于市长。),在场的最高长官,不指挥打开所有安 全门和组织学生疏散,只顾自己逃命。尽管他只被火星烧焦了几绺白发,仍然一 头钻进小轿车直奔医院找医生“检查身体”;尽管途中顺路经过消防队大门口, 它也不下车报案。以玩忽职守罪仅判处有期徒刑5年;
赵兰秀,克拉玛依市副市长,在火灾发生时仅是叫—个人走出去报警,也不 指挥打开所有安全门和组织学生疏散,只顾自己逃命。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 ;
(以上二人是此次演出活动的主要领导人)
唐舰,原克拉玛依市教委副主任。同样不指挥打开所有安全门和组织学生疏 散,“只顾自己逃”(法院判决书语),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况丽,原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党委副书记。同样不指挥打开所有安 全门和组织学生疏,“只顾自己逃生”。她凭借着对友谊馆地形的熟悉钻进了厕 所,又凭着成年人的力气,把原本可塞三十人以上的厕所反锁顶上,任凭孩子们 哭喊也绝不开门;事后在厕所门外地上发现一百多具学生尸体。她还骄傲地告诉 记者,“自己的逃生知识有多丰富”。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
朱明龙,市教委普教科科长。同样不指挥打开所有安全门和组织学生疏散, “只顾自己逃生”。判处有期徒刑4年。
赵征,市教委普教科副科长。仅组织舞台北侧的部分学生演员撤离,“忽略 了”舞台南侧的学生演员,也犯玩忽职守罪,免予刑事处分。
(以上四人是此次演出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
另外,还有十多名市局领导,没人出面指挥学生逃生,没人向被大火包围的 孩子们伸出援手。
阿不来提·卡德尔,友谊馆副主任。犯有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6年。
原友谊馆主任兼指导员蔡兆锋,虽发生火灾时出差在外,但平时对友谊馆存 在的不安全隐患不加整改(舞台纱幕离光柱灯仅23厘米,早被消防部门通知整 改,却明知不改),对火灾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判处5年徒刑。
友谊馆的服务人员陈惠君、努斯拉提·玉素甫江两人,未在场内巡回检查, 火灾发生后不履行应尽的职责,未打开安全门,反而逃出馆外;陈惠君判处6年 徒刑。努斯拉提·玉素甫江刑罚不详。
二、谁喊出的“让领导先走”?
当时的报道均承认:有克拉玛依市教委的官员在火灾现场命令“学生不要动 !让领导先走!”也有报道文章指出:本来可以避免这么多的学生伤亡,只因 “让领导先走”而耽误了!所以“让领导先走”大大扩大了学生的伤亡人数!更 令人愤慨的是,至今十年了,没有听到当事人对此说过—句忤悔。
究竟是谁在大火之前宣布:“学生不要动!让领导先走!”?人民有权力查 清这个罪魁祸首!并把无耻两字永远刻在它的脸上!我查了多年的资料,法院始 终没有审理此项内容,连媒体的报道也将此名字隐匿不报,众多报道所能指出的 身份是——“市教委的—个领导”。
克拉玛依市当时在全国媒体上宣布:将在火灾现场友谊馆建立火灾纪念馆, 以纪念那些死去的孩子,并警示后人。可是,至今过去了十年时间,纪念馆一个 影子也不见!仅把己烧毁的友谊馆全拆了,空地成了空荡荡的—片“人民广 场”,只剩下那些孩子的冤魂日夜在广场上徘徊。
有网友指出:“即便在封建王朝,如果城池破了,县官是要死节的。这些官 员连封建道德都没有了!”
三、十年后,仍然“让领导先走”?
十年前,“让领导先走”酿成了一场国内人民的大灾难。伤亡之惨烈、后果 之惨重,并没有给当局与官僚任何触动!十年来,不少官员仍然热衷于组织中小 学生的“热烈欢迎”、“热烈庆祝”的队伍,以孩子的天真笑脸,为官员的虚荣 捧场。
有时看到那些可爱的乖孩子们,丢下学业,排队站在街头路边,忍饥挨饿地 累了大半天,就是仅为了迎接那些大人,为了让它们的豪华车队“先走”,我就 满腔愤慨。
十年后,央视曝出“请大家猜一猜,别斯兰的学校人质事件中死亡的孩子的 数量是多少?猜中有奖!”的丑闻,就充分说明了有些人的丑恶残忍本性丝毫未 改!
十年前,让孩子留于死地而不顾!十年后,猜一猜孩子死了多少?
所以有网友建议:应该在克拉玛依大火灾难现场建立纪念碑,刻上浮雕,画 面是一群脑满肥肠的官员践踏着稚气未脱的儿童在“先走”。碑上篆刻上血红色 的一句话:“让领导先走!”
四、怀念那些掩护孩子的教师
在此次火灾中,唯一让人怀念与尊敬的是那些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掩护孩子的 教师。据报道:
克市第八小学三年二班的老师孟翠芬是一位己经办了退休又返聘的白发苍苍 的老人,“人们在扑灭大火后发现她时,孟老师的头和背已被烧焦。但是,她的 两只臂肘下一边护着一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的心脏还在微弱跳动,他还活着 !”
“第八小学校长张莉和市一中副校长倪振性,都是几次把学生推出火海,自 己最后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然而他们的遗体都是张开双臂,还像母鸡护着小鸡 一样,在墙边围护着几位死去的学生。”
“市第七中学的周健老师,在大火袭来时,正用力撑着往下落的卷帘门。” 他只要向前跨一步,就可以脱离火海,可是他—直坚持着站在原地用肩膀撑起铁 门,“活着的学生看见他最后三次用一只手往外推出三位学生,最后倒了下去”
第一小学的大队辅导员李平老师,“戴着眼镜,瘦弱的身影好几次冲进火场 救出十几名学生,直到再也无法靠近猛烈的火焰时,这位老师才一下子身体一软 靠到墙上,她大喊了一声:‘我的孩子还没出来!’接着就昏倒在地。”
人们后来发现许多老师的遗体,不是张开双手拉学生,就是扑在学生的身 上----老师们在危难时刻,分明是在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在最后掩护孩子!
这次火灾中有40多位老师在场,就有36位遇难殉职!这些教师不愧是在烈火 中永生的英雄!
五、让那些领导先走进地狱
有人回忆90年前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之难:由于船上人多而救生艇不足, 许多资产阶级富翁和贵族人士不是利用各种优势“先走”,而是纷纷主动让出逃 生机会,坚持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一位富翁为此留下遗言:“我决不会让一 个妇女儿童先我而死,我要死得象一个男子汉!”
在国内所有媒体对克拉玛依1994.12.8大火再一次失忆失声之际,我遥望戈 壁滩上的蓝天白云,想起那些在大火中挣扎呼救的美丽可爱的孩子,想起那些以 血肉之躯最后掩护孩子的可敬老师,我要大声诅咒那些“先走的”无耻残忍之徒 !
我想,为了这个不敢直面现实又经常失忆失声的民族,为了我的子孙今后永 远不会置身于火海之中,我总结了一句话:是的,该让领导先走,让他们先走进 地狱吧!
是为克拉玛依大火十周年祭!
(摘自凯迪网络。限于篇幅,本文有删节。文章仅供参考,其观点与本站立 场无关)
| |
[网文精选]都是王安石惹的祸 文章收藏, 政法军事 破门 发表于 2005/5/8 9:00:16 | 都是王安石惹的祸
文/余岳桐,摘自北京青年报网站 -------------- 破门按:很久很旧的旧文了,在BBS中看到,贴出来学学大变法家的政治和人格。
公元1127年,距离王安石发起他那著名的变法运动,已经过去了五十八年;
距离司马光废除这些变法,也过去了四十一年;
距离另一位反对变法的苏东坡去世,相隔了二十六年。
这三人,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同样伟大的名声,并且一度是相互倾慕的好朋 友。因为这场变法,三人渐行渐远,终于彻底葬送了友情,并且成为政治上的死 敌。
司马光和王安石在殊死搏斗中,于公元1086年同年去世。
假如他们能够多活一些年头,看到公元1127年的惨剧,那么,王安石可能会 责问司马光和苏东坡:为什么不支持自己变法图强?
而伟大历史学家司马光和大诗人苏东坡,很有可能会一起痛斥享有伟大文学 家与政治家盛誉的王安石:这一切,都是你王安石惹的祸!
据说,直到今天,在以中国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国外汉学界里,王安石的知名 度和受关注程度,属于最高的一类;史学大家黄仁宇先生认为:对其褒贬评析, 遂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大题目,影响、左右着国际视听。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行将结束时,王安石的名字,曾经一度突然以极高的频率 出现在大陆各类传媒之上,使即便完全不知道熙宁变法为何物、与宋朝历史研究 丝毫不搭界的普通中国人,也知道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列宁曾经教导说:王安石 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当时,正值中国大陆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王安石 作为法家的杰出代表和孔夫子的对立面而备受赞扬与推崇。今天,我们知道这不 是事实。
事实上,王安石曾经被看作孔孟之道的杰出继承人,在一个特定时期里,享 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但是,甚至王安石还坐在大宋帝国宰相的位置上时,对他的 猛烈批评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更有后世一些极端的批评者认定,正是王安石推行 的变法运动,导致了大宋帝国的衰颓,从而招致靖康之耻。因此,王安石对这场 灾祸需要负主要责任,甚至和童贯一样,万死不足以蔽其辜。比如,明宣宗朱瞻 基历来被史家认为是明代诸帝中很不错的一位皇帝,这位宣德皇帝就坚持此种观 点。
在王安石身后的世代里,类似的声音不绝如缕。
相当多的人们认为,假如不是由于他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清廉的人品操守在, 的确令人很难想像王安石这三个字该如何面对所谓史笔如刀。今天,翻开官方修 订的正史《宋史》,我们会赫然发现:王安石变法的最重要支持者、参与者、助 手、学生和继承人,几乎全部被列入奸臣的行列。只有这一位高举变法大旗的首 倡者安然无恙。这本身就是特别富有戏剧性、特别耐人寻味的一个现象。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帝制皇朝的土崩瓦解,王安石三字重新被赋予新鲜 的含义。“伟大”二字,时常被冠之于这三个字前面。王安石成为伟大的政治 家,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改革家,等等。到前述的批林批孔运动时到达高峰。
二十世纪的这场对于王安石的颂扬运动,大约肇始于世纪初那位激情满怀的 政论家梁启超;到世纪末的今天,则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理性与冷静的时 段。摧毁的世代开始成为过去,建设的时代已经来临,褒贬双方的情绪也就显得 不那么激动了。人们不再将古代幽灵与现实政治硬往一起拉,从而,没有了必欲 置辩论对手于死地的冲动。这样的情形,十分令人欣慰。它至少使人们不必过敏 兮兮,使我们在注视这位生活于一千年前的大人物时,可以从众多角度来打量 他。从而,客观了许多,也从容了许多。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似乎不需要怀疑,他在诗、文、词上均“绝妙一时”,梁 启超认为,不仅仅是唐宋八大家,也不仅仅是有宋一代,“以文学论,则荆公于 中国数千年文学史中,固已占最高之位置矣。”(1)
一句“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简直就是王安石自信乃至自负 的写照。酣畅淋漓,又味道十足,已然胜过万语千言;
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已经勾引出后代直到今天不 计其数的考据与赏析文字来。
“荆公之诗,实导江西派之先河,而开有宋一代之风气”(2)。用一位当 代学者的话说,王安石“坚持艺术的真理,继承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优良传 统,”以自己的诗文,为大宋帝国的文化事业,“抹上了一层灿烂的异彩” (3)。这一点,是那些在政治上彻底厌恶他的人,都无法否认的。
王安石的做人特别有意思。除了推测,即便是他最凶狠的敌人,也很难在私 生活上找到攻击他的破绽来。
此人最大的外在特点是生活上的极度不修边幅。据说,他长时间地不换洗衣 服,长时间地不洗脸、不漱口、不洗澡。这使他的外套上,到处都是汤汁油渍汗 迹等污斑,一些干巴巴的附着物可以想见且可疑(4)。从宋代风俗史所描绘的 饮食习惯上,我们知道,开封的蟹黄馒首与鹌鹑羹是深受文人士大夫们喜爱的名 小吃;当时人们比较日常的副食品包括了羊肉、猪肉、鸡、鹅、鱼、虾、蟹、 螺、蔬菜和奶制品等,调味料常用的已经包括葱、蒜——可能是我们今天吃的土 蒜、姜、酱油、糖、醋、芥末、辣椒、豆豉等等,酒的饮用量极大(5)。有一 种说法认为,宋代所谓的辣椒,指的是今日我们所说的花椒,故而当时所指称的 辣味可能指的是花椒的辣;而我们今天吃的辣椒,原产于南美洲。这种说法认 为,南美洲的物种只有在明代才有可能传入我国,待考。在古印度和古埃及的传 说中,有美女天生不用洗澡,身上常新常香者。没有资料表明王安石属于此天生 丽质一类。于是,这种饮食习惯和上述卫生习惯相结合,产生的后果可以想见。 好在当时的王安石已经具有了极高的官声与文名,使这种出现在常人身上肯定会 令人无法忍受的不修边幅,反而给他增加了新的魅力。史书记载说:时人咸谓其 贤,就是说,人们普遍认为王安石是了不起的高人。就此,导致了另有记载说: 士大夫以不能结识王安石为最大的恨事。
我们所能找到对此提出质疑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苏东坡的父亲苏洵,这位快 三十岁才发愤读书的老先生,从见第一面的第一印象起,就对名声如日中天的王 安石颇不以为然,后来,发展为嗤之以鼻,乃至深恶痛绝。为此,老先生专门写 了一篇被认为是针对王安石的文章,题目就叫《辨奸论》。他认为,洗脸换衣服 是人之常情;违背人之常情,穿着破衣烂衫,吃着猪狗之食,蓬头垢面地侃侃而 谈诗书礼乐,博取不流俗的名声,其中,一定隐藏着绝大的奸恶狡诈。属于那种 为害国家的大奸大恶之类(6)。
显然,如果仅从这一点上判断,苏洵的观点颇值得商榷。事实上,古今中外 此类人士并不是绝无仅有,他们喜欢沉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神游八极;他们 无暇、可能也不屑于花时间,把自己收拾得一定要和其他人一样。这完全是他们 自己的事情。我们知道,我国正统的人士里面,的确有一种人,他们非常像北京 人所说的那种“事儿妈”。其特点是,特别喜欢把一些纯属个人性质的爱好情趣 一类,和国家、人类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使——对不起——屁大的一点事情 变得无穷大。
王安石的反应不得而知。可能是基本不予理睬而已。后来,他手中的权力极 大时,也没有看到他有过什么与苏洵老先生特别过不去的举动。
另外一位提出怀疑的人,则是王安石无法不予理睬的了。这个人是王安石的 皇帝,宋朝第四任皇帝宋仁宗。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是大宋帝国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包公包青天的故 事整个发生在他当皇帝期间。这位皇帝真正忠实地执行了先祖重文轻武、偃武修 文的基本国策。从而,使帝国的文化之树根深叶茂,结下硕大的果实。苏轼、苏 辙二人考中进士以后,这位皇帝看了兄弟俩的文章后,极为兴奋,回到后宫还赞 叹不已,说是为子孙物色到了两个宰相之才。北宋时期,诗坛、词坛、文坛最辉 煌灿烂的星座,基本都是在这个时期升上浩瀚星空的。这一切,肯定与仁宗皇帝 的仁慈、宽厚密切相关。我们知道,他也曾经做过一件摧残文化人的事情,就是 发生在柳永身上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起来很好玩,但是,对于当事者却相当残 忍。这位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艺术灵性与才华的词人,写了太多好词,偏偏 一首落第后发牢骚的《鹤冲天》,被皇帝抓住了。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是:“忍把 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结果,等到倒霉的词人真的考中进士后,皇帝恨其轻 佻,大笔一挥,说是:“要这浮名做甚?且去浅斟低唱。”搞得我们这位大词人 一辈子没能捞到一个像样的官做,只好混到伎馆行院的漂亮女孩子堆里,自称是 “奉旨填词”。最后,连最善于考证的中国历史学家们,费尽心机,居然都考证 不出这位成就卓著的大艺术家的生卒年代(7)。从中可以看出,这位仁宗皇帝 毕竟还是缺少一点文化赞助者的雅量与幽默感,从而为后人所诟病。
仁宗皇帝对于王安石曾经相当欣赏,多次准备提拔他的官职,都被王安石谢 绝了。这是导致王安石名声极盛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这也是王安石一生中最重 要的谜团。但是,当王安石以一位官声极佳的地方官,真的来到京城时,仁宗皇 帝很有可能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其原因是很小的一件事情:
有一次,仁宗皇帝在皇家宫苑里宴请一些臣子,当时,做了一个轻松的规定 :任何人都必须自己到御池中去钓鱼,然后,由皇家的御厨用钓上来的鱼,做每 个人想吃的菜。这肯定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提议,大家兴致勃勃地拿上鱼钩和鱼饵 去钓鱼。只有王安石,心不在焉地坐在一张台子前,在沉思中,一粒一粒地把眼 前盛在金盘子里的球状鱼饵全部吃光。最后,在众人的一片惊讶声中,表示自己 已经吃饱了,虽然不知道吃的是什么。这使皇帝认定,此人是一个虚伪矫情的伪 君子。皇帝的理由是:一个人可以不喜欢钓鱼,也可能会在漫不经心中错吃了几 粒鱼饵;但他不可能稀里糊涂地吃掉整整一盘子鱼饵(8)。我们知道,西方文 化史中,时常会记载一些哲人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时,作出过许多稀奇古怪 的举动。对此,只能由每个人作出自己的判断。
仁宗皇帝在将王安石召回京城时,一个极大的可能是要委之以重任的。但 是,在二人之间没有发生过任何其他不愉快的情况下,王安石事实上是被冷处理 了。这从他精心撰写的“万言书”呈交皇帝后,便无声无息这一点上可以看出。 其起因,很有可能就是这一次莫名其妙的“鱼饵”事件。
有一次,王安石的朋友与王安石的夫人谈天,王夫人抱怨自己根本无法知道 相公究竟喜欢吃什么菜。那位朋友认为很奇怪,他觉得王安石特别喜欢吃鹿肉 丝。原因是,当天中午吃饭时,他亲眼看到王安石将一盘子鹿肉丝吃得干干净 净。王夫人问道:“那盘鹿肉丝当时放在什么位置?”朋友回答说:“在王安石 眼前。”王夫人说:“那么你们明天把鹿肉丝放得远一点试试。”第二天吃饭 时,大家将鹿肉丝放得远了一点,将另外一盘菜摆在王安石眼前。结果,王安石 将眼前的菜,吃得干干净净。饭后问起来,他根本不知道刚才的桌子上还有一盘 鹿肉丝(9)。
在衣着上也大致如此。一次洗澡时,王安石的一个朋友用一件干净的衣袍, 换走了王安石的脏衣服。想看看他如何反应。谁知,王安石根本不反应,穿上就 是。人家问他穿的谁的衣服,他茫然不知衣服已经换过了(10)。
从这些事例判断,将此人的此类举止作为心理分析的对象,感觉上好像比作 为道德批判或者价值批判的对象,来得更合适一些似的。
有些事情,颇能表现王安石的为人与私德:
王安石的吴氏夫人是位胖太太,大约也不算美貌。有一次,她自说自话为丈 夫置了一个小妾。可能是想给丈夫一个惊喜的意思,白天她对此事只字未提,晚 上临睡时,才让这女子梳妆好了前来侍候。王安石大吃一惊,问来者所欲何为? 就是说,他不知道一个美貌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半夜到他的房子里来是想干什 么。女子将夫人的意思讲给安石听,安石相当严肃地仔细盘问起来。这女子告诉 他:自己的丈夫将一船官麦沉船失却,倾家荡产后仍然不足以偿还官债,所以自 己被丈夫卖掉好还债。安石问:“共卖得多少钱?”女子回答:“九百缗。”就 是九百贯钱的意思。按照购买力折算,大约是今天不到二十万元人民币的样子。 安石听后,命该女子回她自己房间安歇。第二天一早,立命将该女子丈夫找到, 让他把自己的妻子领回去。并且不必退钱(11)。
王安石少好读书,而且“一过目终身不忘”。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 经意,完成后,读者无不叹服其精妙。更兼此人口才了得,史书记载说:安石 “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据说,他经常能够在众多反对者面前,旁征博 引,雄辩滔滔,自圆其说而令人哑口无言。最后,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就是说,这是一个慷慨果敢以天下为己任 的人,对自己非常自信,立志要改造这个世俗的世界。这种志向,可能是形成于 他的青少年时期。有资料显示,安石虽然少有才名,但由于父亲一生只是一个中 下级官吏,需要供养全家十口人,因此,家庭状况相当困窘。甚至在安石已经成 年之后,大约十八、九岁时,还时常需要到山上采集野菜为食(12)。这种青春 成长期反差较大的情形,可能对于我们了解此人特立独行的性情,会有所帮助。
公元1042年,即宋仁宗庆历二年,安石二十二岁。是年,他一举中进士高 第,为第四名。此后一生为官,官居宰相高位前后凡八年,其间一度权势熏天, 几乎可以主宰百官的荣辱予夺。但是,此人从未用此权力为自己及其亲族谋过私 利;他对金钱也从不计较,据说,其宰相俸禄几乎已经变成公费,任凭亲友甚至 同事花费。而且,该人一生少见私敌,所结怨者,大多是为了变法的缘故。因 此,就连后世相当厌恶他的批评者,都承认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真诚、虔敬的洁身 自好之士(13)。
用现代的眼光判断,这种带有强烈指向性的素质、能力和品格特征,特别适 合成为某种艺术流派、社会运动特别是政治运动的领袖。
使安石享有极高声望与巨大知名度的,除了上述原因外,他在二十多年的地 方官生涯中所形成的极佳官声,也是一个原因。而最重要的原因,大约莫过于他 多次拒绝朝廷为他安排的肥美官职。
按照帝国的规定,凡是进士高第者,为官一任即三年后,即可以担任清要之 馆职,包括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来到皇帝身边,成为为皇帝撰写诏令的翰 林、知制诰等。很多宋代的高官都是由此通道快速升迁,甚至成为执政、宰相 的。因此,被认为是仕途发达的最佳捷径。一般非进士高第者,则可望而不可 及。王安石二十五岁即具备了入馆的资格,相当罕见,为人们所艳羡。安石却上 书辞谢。他宁愿到一个边远小县去做一个县令。于是,从二十二岁中第开始,直 到四十六岁位居显宦开始推行变法为止,他多次拒绝朝廷授予高位之意,对入朝 为官并快速升迁的诱惑毫无所动,熟视无睹,基本上都是留在做具体工作或地方 官的任上,从县令一级级地干到太守。其间,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行 政才干之优,堪称能员。而且,在此期间,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 款法,也就是后来的青苗法的雏形;结果全部大获成功,使他深受百姓爱戴。成 为具有崇高官声与民望的地方官。
这二十多年时间,是王安石最神秘、最神奇的时间。他谢绝一次朝廷的美 意,就导致他的声望升高一次,一次次的谢绝,最后就使得甚至从皇帝开始,到 京城里的士大夫,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无不渴望见识一下王安石的真面目。 遂成为此人一生最大的谜团。
如果说他是为了沽名钓誉,这时间未免太长了些;如果说是韬光养晦,这份 沉得住气的功夫真正罕见。
有一种看法认为:当时,朝堂上群星荟萃,德高望重者济济一堂,如范仲 淹、欧阳修、司马光、曾公亮、文彦博、富弼、韩琦等等一大批人,会使王安石 黯然失色,因此,他索性躲到地方坐以待时。此种看法,显然低估了王安石耀眼 的才华与独特坚定的性格。以一介地方官吏,他尚且能够使自己的灿烂文名流布 于天下,令四方学子仰慕,哪里会害怕到京城一展身手?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有当代学者认为,王安石属于那种只能当一把手的 人。他宁为鸡头,不做豹尾,因此,遇事极难与人合作。从历史记载上看,他的 同僚、属下和上级对此均颇有烦言。于是,他不愿过早地与那些树大根深的朝中 大佬过招。对于一个政治人物,这种判断,或许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
但不管怎么说,此人相当自信,自信一旦时机来临,自己必可成就一番大事 业。而且,事实上,他也在这二十年间,为自己今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一个极为 坚固的基础。这则是不需要怀疑的。
公元1060年,即宋仁宗嘉佑五年,王安石终于在千呼万唤之中,接受了朝廷 任命的一个官职:出任三司度支判官。这并不是一个显赫的官职,但却是一个极 为重要的职位,因为这个职位的职责所在,是整个帝国的财政收支与漕运。我们 已经知道,三司是帝国中央主管全国财政大权的最高机关,其最高首长三司使的 地位仅稍稍低于宰相与枢密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朝廷重臣。三司下面有三个 部:盐铁、户部、度支。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兵器制造等;户部掌管户口、赋税 和榷酒等;度支则掌管财政收支和漕运等。三司使地位崇高,有“计相”之称; 下设三个副使分管三部,而判官的责权,则大体相当于主持该部日常工作的秘书 长,地位略低于副使。
此时,安石名满天下,被视为奇才。人们普遍认为,此公不同凡俗的特立独 行之中,蕴藏了深不可测的才干与品行。用司马光的话说:“介甫——王安石字 介甫,一人享有天下大名三十多年,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淡泊名利,志向高远 ;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介甫不当大任则罢,但凡身肩大 任,则太平盛世指日可待,天下苍生都会承受他的恩泽。”(14)
此时,范仲淹已经去世,老一代名公巨卿举凡在世者 | |
[网文精选]女人的裙子被刮开后……(转载) -水贴:不过也值得反思. 网上资源, 休闲娱乐 破门 发表于 2005/4/27 11:56:41 | 女人的裙子被刮开后…… 日本东京 在人流不息的银座广场,一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日本单身女人的超短裙。 男人还没有开口,那日本单身女人一个90度的大鞠躬:”不好意思,给您添麻 烦了,都怪裙子的质量不好……”说完,取出一个别针别好,又匆匆走掉。 法国巴黎 在闻名于世的凯旋门广场上,一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法国单身女人的超短。 男人还没开口,那法国单身女人咯咯一笑,然后跟男人细手搭肩,说道:”如 果你不介意的话,送我一枝玫瑰向我道歉吧......”说完,男人从花店买了一枝玫瑰, 还请她去酒吧喝上一杯,然后两人一起去一家小旅馆再研究一下超短裙以内的事情…… 英国伦敦 在泰晤士河边的教堂广场上,一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英国单身女人的超短。 男人还没开口,那英国单身女人忙用手里的报纸遮住裙子开了的部分,红着脸 说:“先生,可以先送我回家吗?我家就在前面不远......”说完.英国男人把自己的 上衣脱下来,披在她身上。叫了一辆Taxi,安全地把她送到家,又换了一件裙子。 美国纽约 在人来人往的时代广场,一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美国单身女人的超短裙。美国 男人还没开口,那美国单身女人立刻从身上摸出一张名片来:”这是我律师的电话,他 会找你详细谈论关于你对我性骚扰的事情,你可以做好准备,我们法庭上见……”说 完,记下美国男子的姓名电话,扬头走掉。 中国上海:在人头簇动的人民广场前,一上海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上海单身女 人的超短裙。上海男人还没开口,那上海单身女人就骂开了:“弄各只赤佬, 那能嘎或 做!“ 上海男人本来想道歉,谁知先给羞辱一把, 顿时也开骂:“弄各只狐狸精,嘎或做 的衣裳嗄穿的出来!“ 双方对骂10分钟,各自收兵 各走各的 中国南京:新街口百货门口,一南京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南京单身女人的短 裙, 女子破口大骂:你个呆比,吊眼睛张到头上唠!男子回敬:你讲什么吊东西啊? ? 中国东北 在人头簇动的黄城大街上,一东北男人不小心刮开了一东北单身女人的超短 裙。东北男人还没开口,那东北女人就说:“哥,你啥意思啊!俺刚买的裙子!咋办 ?”东北男人说:“哎呀!老妹,不好意思,哥给你买条新的去。”东北女人顿时就笑 了说:“走啊!就在前面买的。”..........一会儿那女人又在人多的地方转来转去! ! 中国北京: 在前门烤鸭店前,一GG不小心不小心刮开了一MM的超短裙。那北京MM不加思索 的开口就骂:你TM的小丫挺的,撩你老娘的裙子干吗?那北京GG也不示弱:我撩了怎么 样,你里面还不如店里的鸭PP呢,我现在还恶心着呢 MM- 中国天津: 一个东北汉子不小心刮开了一个天津MM的超断裙。 天津MM:嘛玩艺儿么,想女人回家找你妈去! 东北汉子:瞧你那小样,看了咋得,看了咋得!在俺们那嘎答,就没哪个女人 敢和大老爷们叫阵! 天津MM大怒:你个不要脸的,我把你下油锅,炸成大麻花- 中国成都: 一个GG不小心刮开了一个MM的超短裙。 MM:你个瓜娃子,手脚不干净,断子绝孙! GG:廊个脾气怎么大类,有你在我怎么会断子绝孙沙? MM- 中国安阳: 一个安阳男人不小心刮开一个安阳女人的超短裙 安阳女人:日恁奶奶,杂汪捏得,瞧你诺吊形,还想粘嫩姑奶奶也光诶么! 安阳男人:我日恁奶奶,你说杂汪捏得,几八毛!你用啥的日类? 中国重庆 在人头簇动的解放碑前,一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重庆单身女人的超短裙。男人 还没开口,那重庆单身女人扬手一记响亮的耳光,还抓住重庆男人的领子不放:“你这 个宝器!敢吃老娘豆腐,跟我见110去……”
| |
[网文精选]还是火锅好 网上资源, 休闲娱乐 破门 发表于 2005/2/2 12:38:09 | 今天你花一两百元去吃火锅,我相信再过10年20年后回忆起来都不可能觉得 可笑,但是如果你花同样的钱去吃“哈根达斯”,“必胜客”,“Starbucks”这类垃 圾货,不出5年后,你回忆起来就会觉得当初自己是绝对一傻蛋,就好比10年前会有人 在肯德基餐厅里摆婚宴一样让后人一代代笑话下去。
在日本如果说最滥的是麦当劳肯德基的话,那么其次滥就是“哈根达斯”, “必胜客”,“Starbucks”,我相信外国人在看到中国大城市的年轻人对这
(下面还有1672字) | |
|